有期徒刑能不能取保候审
杭州滨江律师事务所
2025-06-11
法律分析:
(1)取保候审与有期徒刑性质不同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强制措施,目的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。
(2)被判处有期徒刑意味着审判程序结束,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,此时不适用取保候审。因为取保候审的适用阶段是在判决确定之前的刑事诉讼过程中。
(3)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并非只能服满刑期。若符合条件,可通过假释、减刑等制度提前出狱,体现了法律对有良好表现罪犯的激励。
提醒:
若涉及刑事判决及服刑相关问题,因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,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被判处有期徒刑一般不能取保候审,但符合条件可通过假释、减刑提前出狱。
法律解析:
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一种强制措施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目的是防止其逃避刑事诉讼程序。而有期徒刑是法院作出的生效刑罚判决,一旦判决生效,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基本结束,所以此时不再适用取保候审。不过法律也规定了假释和减刑制度,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,如果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或者有立功表现等符合条件的情形,就可以获得假释、减刑的机会从而提前出狱。如果大家在刑罚执行等法律问题上有疑问,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便获得准确和实用的法律建议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被判处有期徒刑通常无法取保候审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强制措施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目的是防止其逃避侦查、起诉和审判。而有期徒刑是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的刑罚,判决生效后就不再适用取保候审。
2.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解决途径。若符合相关条件,可通过假释、减刑等制度提前出狱。假释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,因遵守监规、接受改造等,附条件提前释放;减刑则是在服刑期间有立功等表现,适当减轻原判刑罚。所以即使被判处有期徒刑,也可努力争取提前出狱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假释: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,可以假释。申请假释需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,法院经审理裁定是否准予假释。
(二)减刑: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在执行期间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的,或者有立功表现的,可以减刑;有重大立功表现的,应当减刑。减刑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,法院审理裁定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八十一条规定,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,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,可以假释。如果有特殊情况,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,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被判处有期徒刑通常无法取保候审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措施,司法机关让嫌疑人、被告人交保证人或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,避免其逃避诉讼。
2.有期徒刑是刑罚,代表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,所以不适用取保候审。
3.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,符合条件能通过假释、减刑提前出狱。
(1)取保候审与有期徒刑性质不同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强制措施,目的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。
(2)被判处有期徒刑意味着审判程序结束,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,此时不适用取保候审。因为取保候审的适用阶段是在判决确定之前的刑事诉讼过程中。
(3)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并非只能服满刑期。若符合条件,可通过假释、减刑等制度提前出狱,体现了法律对有良好表现罪犯的激励。
提醒:
若涉及刑事判决及服刑相关问题,因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,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被判处有期徒刑一般不能取保候审,但符合条件可通过假释、减刑提前出狱。
法律解析:
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一种强制措施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目的是防止其逃避刑事诉讼程序。而有期徒刑是法院作出的生效刑罚判决,一旦判决生效,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基本结束,所以此时不再适用取保候审。不过法律也规定了假释和减刑制度,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,如果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或者有立功表现等符合条件的情形,就可以获得假释、减刑的机会从而提前出狱。如果大家在刑罚执行等法律问题上有疑问,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便获得准确和实用的法律建议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被判处有期徒刑通常无法取保候审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强制措施,针对未被逮捕或需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,目的是防止其逃避侦查、起诉和审判。而有期徒刑是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的刑罚,判决生效后就不再适用取保候审。
2.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解决途径。若符合相关条件,可通过假释、减刑等制度提前出狱。假释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,因遵守监规、接受改造等,附条件提前释放;减刑则是在服刑期间有立功等表现,适当减轻原判刑罚。所以即使被判处有期徒刑,也可努力争取提前出狱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假释: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,可以假释。申请假释需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,法院经审理裁定是否准予假释。
(二)减刑: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在执行期间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的,或者有立功表现的,可以减刑;有重大立功表现的,应当减刑。减刑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,法院审理裁定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八十一条规定,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,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,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,可以假释。如果有特殊情况,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,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被判处有期徒刑通常无法取保候审。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措施,司法机关让嫌疑人、被告人交保证人或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,避免其逃避诉讼。
2.有期徒刑是刑罚,代表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,所以不适用取保候审。
3.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,符合条件能通过假释、减刑提前出狱。
下一篇:暂无 了